“菜馍奶奶”停止摆摊了昭通股票配资。
从默默无名的摆摊者,到红遍全网的“励志奶奶”,网红、流量、媒体,像闻着腥味的苍蝇,扑向这位毫无反手之力的96岁老人。
和“拉面哥”因汤面十几年不涨价的走红不同,“菜馍奶奶”的“火”仅仅是因为她年纪大。这一切,看起来魔幻而又荒诞。
在经历了平静、喧嚣、无奈之后,这位96岁的老人终于被迫停止摆摊,她消失了,谁也不知道“菜馍奶奶”去了哪里。
或许是觉得累了,想休息一会,又或是看透了这个社会某些人的本质,伤心离去。诺大的人世间,喧闹的社会,竟容不下老人的寻求安宁的心,可笑,也可悲。
在某些人眼里,“菜馍奶奶”的消失是可惜的,因为他们失去了“发财”的机会,但对于老人来说,这或许是一件好事。
展开剩余87%走红
艺术家安迪.沃霍尔曾说过:
“在未来,每个人都可能在15分钟内成名。”
这句话用来形容“菜馍奶奶”的离奇走红,再适合不过。
前段时间,有网友在网上发布了一段几分钟的视频,并配文写道:“96岁的老奶奶还出来摆摊,真让人感到励志。”
视频中的主人公就是“菜馍奶奶”,一个普通而又勤劳的老人。
视频中,网友在买完菜馍后,闲着没事就和老人聊起了天,面对顾客的好奇提问,这位经历近百年岁月的奶奶,笑着用自己的人生感悟回答:
“人老了,也应该有个价值”;
“一天到晚吃饱坐饿、打牌打麻将,觉得那不是个事儿,对自己身体不好,对下一代的影响也不好”;
“只要钱来的正道,没有不容易的事,来的不正道,再容易也不容易。”
沧桑的面容,简单的人生感悟,这一切对于处在“纸迷金醉”的现代年轻人来说,无疑是震撼的。
很快,这段视频在网上火了起来,播放量达到上千万,而“励志老人”、“菜馍奶奶”等诸多称号,也成为老人挥之不去的标签。
“菜馍奶奶”火了,这场“火”来得如此触不及防,让老人有些手忙脚乱。
事实上,老人知道当初那个网友一边聊天,一边在偷拍,但没有戳破。在她看来,出来摆摊是自己的自由,他人拍摄也是一种自由,不应该过多干涉。
这位饱经风霜的老人始终把自己的心态放在一个淡然、宽容的位置上,可她却忘了,并非所有人都能像她一样,互联网高速发展下的“铜臭味”,早已让某些人陷入了疯狂。
以至于后来被问到“对网友把自己的视频放在网上有什么感想”时,老人一脸无奈地说:“不高兴,有些不高兴。”
原本时常坐不满的几张小桌子,被蜂拥而至的人一一占住,那些没能占住位置的则站在一旁伸长了脖子,老人的四周围着十几个主播,镜头一动不动的聚焦着她。
这一幕,好似游客参观动物园。
有人真心实意想要买“菜馍”;
有人图热闹好奇,想要一睹奶奶的容颜;
还有的人为求流量,把“菜馍奶奶”当成自己赚钱的工具。
大概是觉得不好意思,这些人为求心安都会在“菜馍奶奶”地摊上买一个菜馍,可这却给老人造成巨大的麻烦,做饼的人只有她一个,忙到连腰都挺不直。
有人劝她:“忙不过来,太累了就休息一下。”
老人摇摇头:“我休息了,那些来吃馍的人怎么办。”
人墙之内,是一位淡然名利的老人在用心制作菜馍,人墙之外,是无数为求流量,沉浸在“铜臭味”中的人。
生活
主播的拍摄让“菜馍奶奶”在网上被进一步知晓,不甘寂寞的人开始给她贴上“励志”的标签,借此鞭策年轻人。
这种做法,让人作呕。
一个96岁的老人,摆摊30年,可以说这是人间烟火,可以说这是发挥人生余热,甚至可以说是坦然面对生活,但唯独不能说是励志。
生活永远只有一种励志,那就是在无数次被生活打倒之后,依然能坚强地站起来。
社会的发展,文明的进步,当以每位老人都能安享晚年为荣,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劳动才是发挥余热,反之,那叫生活所迫。
人与生活本身就处于一种共存且对立的状态,我们需要生活,也被生活推着不断奋斗,把96岁高龄老人的劳动叫“励志”,这是什么荒谬的想法?
工地上的农民工大叔在炎炎夏日中劳作,是因为他们需要生活;凌晨下班的年轻人,996工作制且全年无休,也是因为他们需要生活。
用“菜饼奶奶”的经历当成励志去鞭策年轻人,难不成是想告诉他们:等你们96岁了照样还得出来劳作?
网上有这样一句话:“如果不是因为生活所迫,谁愿意在风雨中劳作。”
年纪差距过大所带来的人生经历不同,当年轻人们把自己代入“菜馍奶奶”中,得到的只会是“劳作至死”的悲哀,没有奋勇前进的鼓励。
“励志菜馍奶奶”这个话题本身就是一碗“毒鸡汤”,毁掉年轻人的希望。
在接受采访的时候,“菜馍奶奶”曾告诉顾客:“儿女都很孝顺,生活并没有问题,出来摆摊是自己闲不住。”
在与生活纠缠了60多年后,老人在本能颐养天年的岁数,出来社会发挥余热,这更像是一种战胜生活的表现。
道德
在经历了这场“天降横祸”般的喧嚣后,“菜馍奶奶”消失了,她已经身心俱疲,不想再出来摆摊。
这种累,不仅来源于工作量的增加,更是对四周那些为求流量不择手段的人感到失望。
“尝馍是假,看人是真。”老人早已明白这些人纷涌而至的原因,可就算是这样,她依然愿意给所有到来的人做菜馍。
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;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。
老人之所以能在网上掀起这么大的“风浪”,除了“高龄摆摊”之外,更重要的是她内心所蕴含的人生道理。
听君一席话,胜读十年书。每逢某些人用刁难的问题询问“菜馍奶奶”时,她总是能以一种“出乎意料却又充满哲理”回答,堵住那些小丑的嘴。
就是这么一位尊敬的老人,她用人生战胜了生活,却偏偏败在某些人的道德之下。
互联网时代,“流量为王”似乎成了一种常态,目光聚焦之处必与利益相关。
一些自诩为网红的人,为了博得流量,不惜做出无底线的事情,屡屡打扰他人的生活。
前有“拉面哥”求放过,后有“菜馍奶奶”取消摆摊,这难道不是一种悲哀?
人民日报对这件事评价是:“莫以关心之名行伤害之实。”
打着“关爱老人”的旗号,干着“消费善良”的勾当,在某些人的眼中,“菜馍奶奶”更像是一件能为他们带来利益的商品。
每当看到有流量可图的事情,这群人就会快速出现,等到热度消失后,留下一堆烂摊子后又快速消失。
在阴暗之中,他们窃窃私喜,认为自己蹭热度很是机敏,又赚到了不少流量,可这群人始终不明白:他们缺的不少流量,而是生而为人,那最基本的道德底线。
用流量来谋求生活不可怕,可怕的是为了流量失去道德底线。
用扑灭别人的光来让自己发光,这种做法,赚到钱了也不安心。
就像“菜馍奶奶”说的那样:
“赚钱不难,难的是赚干净的钱;
求名不难,难的是求有底线的名;
活着也不难,难的是有尊严的活着。”
那些打扰“菜馍奶奶”生活的人,以为自己获得流量就是最大的收获,殊不知真正珍贵的是老人的谆谆教导。
这是一个全民自媒体的时代,任何一个有才华的人都能大放异彩,但前提是必须真的有才华。
整天拿个破手机打扰别人的生活,做没底线的事情,这种行为就算火,那也是被人骂火。
网红易逝,知识不朽。
不能凭借自己的真本事获得他人的认可,就算搞再多花里胡哨的东西昭通股票配资,那也是虚假的。
发布于:天津市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,不代表联华证券策略_免息配资炒股_提供无手续费杠杆服务观点